首頁 部落格 Google針對全球Gmail使用者發出警告:點開詐騙郵件恐洩個資還被盜刷
Jericho
Sep 26, 2025
網路、科技、滿滿的新知在浩瀚的網路上,想要得到他嗎?沒問題,永遠抱持著謙卑的態度,自然會找到方案!

Google針對全球Gmail使用者發出警告:點開詐騙郵件恐洩個資還被盜刷

一、事件簡述

全球擁有近20億用戶的熱門電子郵件服務Gmail,近日遭遇一種新型網路詐騙。「no-reply@accounts.google.com」的詐騙郵件。這類郵件外觀極為逼真,寄件人地址看似正規,甚至能通過Gmail的驗證機制,讓許多使用者誤以為真的是Google官方發送的通知。根據多家媒體與資安公司調查,這些郵件的內容多以「法律傳票」、「帳號安全風險」、「必須立即驗證帳戶」等名義,誘導使用者點擊內文的連結,進而輸入帳號密碼或授權惡意應用程式,造成帳號與個人隱私資料外洩盜刷。

 

Google 官方隨即發布公告,提醒使用者這是一場「極具欺騙性的全球性釣魚攻擊」,並建議立刻刪除此類郵件,不要回覆,更不要點擊信中的任何連結。

 

二、詐騙郵件的特徵

1.寄件人名稱與地址

外觀顯示為no-reply@accounts.google.com,這是Google官方常用的寄件信箱,增加真實感。

但實際郵件標頭中的「mailed-by」或「signed-by」欄位,往往出現與Google無關的伺服器。

 

雖然頁面長得跟Google登入畫面一模一樣,但要求帳戶安全檢查頁面的連結網址,其持有人卻不是Google。如下圖紅框處,要求重設密碼的頁面,其網址本應顯示有google.com的字樣才對。

 

2.郵件內容結構

郵件標題通常包含「執法機關要求提供資料」、「安全警告」、「必須立即回應」等字眼,製造緊迫感。

內文格式模仿Google的官方安全通知,包括Logo、配色、排版、支援中心連結,讓人難以辨認真假。

 

3.惡意連結

信中按鈕或連結指向sites.google.com或其他看似合法的網域。

點擊後會跳轉至偽造的Google登入頁面或授權頁面,要求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,甚至允許「應用程式」存取郵件內容。

 

4.技術偽裝

詐騙者利用「DKIM replay 攻擊」,將合法郵件的簽章重複使用,使該郵件通過Gmail的驗證。

因此,即便收件人查看郵件來源,也可能誤以為這是合法郵件。

 

三、為什麼這波詐騙更危險?

以往的釣魚郵件多數能被Gmail自動過濾,但這次攻擊手法更高明:

1.冒充官方網域:利用Google自家服務(如 Sites、OAuth)來寄送或承載惡意內容。

2.合法簽章重播:郵件經過DKIM/DMARC/SPF驗證,幾乎「天衣無縫」。

3.插入舊郵件對話串:詐騙郵件甚至會被夾在使用者過往收到的 Google 安全通知中,讓人難以辨識。

4.跨國規模:根據資安公司統計,受影響的Gmail使用者遍布美國、歐洲、亞洲,包括台灣在內。

 

四、Google的回應

Google已確認這是一起新型的全球詐騙活動,並表示:

強化過濾系統:Google 正在更新Gmail的演算法,封鎖可疑郵件來源。

用戶提醒:透過官方部落格與新聞稿,提醒使用者不要點擊郵件中的連結。

 

建議措施:

啟用兩步驟驗證(2FA)。

使用密碼管理工具,避免重複使用密碼。

定期檢查「Google 帳戶 → 安全性 → 第三方應用程式存取權限」,移除可疑授權。

 
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析

1.為什麼寄件人看起來是真的?

因為詐騙者利用「合法簽章重播」,讓郵件通過Gmail的驗證機制。

 

2.如何確認郵件真假?

點擊「顯示原始郵件」,檢查「mailed-by」與「signed-by」欄位是否為google.com。

官方Google郵件通常只會導向accounts.google.com,而不是sites.google.com。

 

3.如果我已經點擊了怎麼辦?

立即修改Google密碼,並檢查帳戶活動紀錄。

若曾授權陌生應用程式,請到Google安全中心撤銷存取權。

開啟兩步驟驗證,防止未來遭盜用。

 

六、如何防範類似詐騙?

務必養成查看郵件來源的習慣。

不要在郵件內點擊連結,建議自行輸入網址,例如myaccount.google.com。

保持警覺心:若郵件語氣過於緊急或恐嚇,通常是詐騙。

安裝防毒軟體或瀏覽器防護外掛,以增加安全性。

定期關注Google官方公告,瞭解最新詐騙手法。

 

七、事件帶來的啟示

這次事件顯示,駭客已不再僅依靠低級釣魚,而是能熟練利用科技公司自有的基礎設施來展開攻擊。這對使用者與平台方都是一大挑戰:

對一般使用者而言:僅靠「看寄件人」已無法辨識真假,必須進一步學會檢查郵件簽章與來源。

Google而言:如何防止自家服務被濫用,是新的難題。

對企業與政府:資訊安全教育與演練必須加強,否則員工或公務人員誤點郵件可能導致重大資安事故。

 

八、總結

no-reply@accounts.google.com」詐騙郵件事件,是近年最具代表性的高級釣魚攻擊之一。它突破了傳統的垃圾郵件過濾機制,甚至能混淆最警覺的使用者。此次事件提醒我們,資訊安全不僅僅是依靠科技公司的防護,更需要每位使用者提高警覺,培養安全習慣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這個網路詐騙日益複雜的時代,保障個人與社會的數位安全。

什麼是側邊欄?什麼網站需要側邊欄?
什麼是側邊欄?什麼網站需要側邊欄?
Jericho
Jericho
Sep 23, 2025
為網站常見問題頁面製定最佳問題和答案
為網站常見問題頁面製定最佳問題和答案
Jericho
Jericho
Sep 19, 2025
網站如何製作成功的宣傳影片?
網站如何製作成功的宣傳影片?
Jericho
Jericho
Sep 17, 2025